安徽华龙洞遗址:揭开30万年前“东至人”面纱
时间:2025-05-04 13:12:48 来源:豆萁燃豆网

安徽华龙洞遗址陈列馆里展出的安徽“东至人”复原头骨。中新社记者 张强 摄

11月30日,相关工作人员在安徽华龙洞遗址(命名为1号地点)周边拍照。年前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境内的面纱华龙洞遗址,是东至人继北京周口店之后在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数量最为丰富、包含有石器等人类活动证据的安徽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地点。2019年,华龙它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遗 中新社记者 张强 摄
(神秘的址揭地球uux.cn报道)据中新社(记者 张强):“日前,我们通过对华龙洞遗址一件完整头骨进行研究,开万发现30万年前的年前华龙洞古人类具有丰富的现代人面部特征,并复原了它的容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可初步判断这位‘东至人’为一名13岁至14岁左右的女性个体。”
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境内的华龙洞遗址,是继北京周口店之后在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数量最为丰富、包含有石器等人类活动证据的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地点。2019年,它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秀杰介绍,华龙洞古人类生存的年代为距今30万年左右,体质特征位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在演化上属于古老型智人,被命名为“东至人”。研究“东至人”对于探讨东亚古人类的演化、分布与变异具有重要的价值。
2006年,考古人员对华龙洞遗址进行首次发掘。截至目前,华龙洞遗址累计发现包括1件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内的30余件古人类化石,百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等。
此外,还在遗址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经鉴定,有8目24科43种(含未定种),代表性的有巴氏大熊猫、谷氏大额牛、东方剑齿象和大角鹿等。化石保存状况较差,以碎骨为主。时代符合南方中更新世动物群组合特点。
近日,吴秀杰和同事在清理华龙洞遗址剖面过程中,发现一些哺乳动物牙齿和骨骼化石碎片,碎片上有人类砍砸、切割的痕迹。吴秀杰告诉中新社记者,这为探讨当时人类的行为提供了证据,也说明这个地点未来潜力很大,有可能会发现更多人类活动的证据。
同时,考古人员在华龙洞遗址(命名为1号地点)周边调查,在其东侧大约1.5公里的山坡上发现了另一处富含化石的地点(3号地点)。
关于含化石堆积的分布范围,3号地点的地层情况、动物群组成及年代,1号地点和3号地点之间的关系等,吴秀杰介绍,未来,考古人员将带着这些疑问,有计划地对1号地点和3号地点进行探查、发掘、剖面清理和化石采集。
记者看到,华龙洞遗址地点暴露在东至县梅源山南麓,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深度约7米。为加强保护,东至县划定了华龙洞遗址保护核心区,并对核心区环境进行整治。此外,拓宽改造了遗址道路,设立保护标志碑及护栏网。
不远处,是刚升级改造的华龙洞遗址陈列馆,包含展陈楼、专家楼和科普楼。展陈楼一楼是陈列馆展厅,其以实物和文、图、视频等方式,详尽介绍了华龙洞的前世今生;二楼是出土化石标本室,上万件化石碎片被分类标记,整齐地摆放在物架上,由专职文保员看管。
据东至县文旅局副局长刘莉介绍,如今,华龙洞遗址已成为机关单位和学生的科普和研学基地。下一步,东至县将适时召开因为疫情原因被延期的“纪念东至人头骨化石发现6周年暨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同时,将加大对“华龙洞遗址科研科普基地”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争取加快“华龙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步伐。
相关内容
- ·《钢铁收割》动态破坏系统演示视频 2018年发售
- ·延绝测试3600小时后 Switch OLED才呈现了烧屏征象
- ·华硕ROG新品电竞隐现器:29.5寸2K屏 220Hz下刷 到足2899元
- ·《幻象粉碎者OMNIA》故事形式预报 3月15日正式出售
- ·2018ChinaJoy游戏新品曝光 腾讯20款新手游公布
- ·澳大利亚一只海豚活吞章鱼反被憋死
- ·干货!无线智能家居四大技术区别分析
- ·小罗伯特唐僧新电影《多力特的奇特冒险》尾曝中文预报 与植物们一起冒险
- ·科幻视觉小说《今夜月色真美:终极版》上线Steam商店
- ·布丁迷你豆助力新手爸妈科学育儿,限时抢购新品惊享豪礼
- ·美国《科学进展》:小鸡如何破壳而出 鸡蛋为何不会被母鸡压破
- ·美国佛罗里达州首次发现具有攻击性的缅甸巨蟒 吞下整只幼鹿
- ·开放世界RPG《Cliche》上线Steam预定于8月正式发行
- ·深海鱼类为避免被捕食演化出对策:让敌人视而不见
- ·苹果新公布会停止期远 iPhone 13浑爽绿色版暴光
- ·戚闲禅意游戏《Seashell》3月28日上线 支撑中文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